新闻动态Position

你的位置:ayx官方入口 > 新闻动态 > 1981年,他被连队关禁闭借故爬上大树解闷,一亮光改变了他的人生

1981年,他被连队关禁闭借故爬上大树解闷,一亮光改变了他的人生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0:05    点击次数:172

1981年9月,一个平凡的日子里,郭伟民因为动手打人,被部队关了禁闭。禁闭室里,四周寂静无声,只有郭伟民独自坐在一角,心中满是懊悔。

过了几天,郭伟民感到烦躁不安,他借口要上厕所,想出去看一看。于是,就向看守他的士兵谎称要上厕所,把自己放出去。

上厕所在正常不过的事情,看守士兵点了点头,允许他暂时离开禁闭室,但是要快去快回。

郭伟民走出禁闭室,呼吸着新鲜的空气,心中感到一丝轻松。他走到山坡上,看到一棵高大挺拔的大树,便决定爬上去看看。他手脚并用,很快便爬到了树梢。

就在这时,他突然发现对面山上有一束亮光十分刺眼。他心中一动,决定过去看看。然而就是这一束亮光改变了他的人生。

郭伟民,来自江西吉安的一个普通村落,他的人生轨迹在1980年发生了重大的转变。那一年,他选择了入伍,来到了研究所,成为勤务连警卫排的一名战士。然而,入伍之初的郭伟民,表现却并不尽人意。

郭伟民在小学毕业后就选择了辍学回到家中。年纪尚小的他,在村子里整日无所事事,找不到自己的方向。时间一长,他便跟着村里的一群孩子到处玩耍。夏天的时候,他们会偷偷溜进生产队,摘下那硕大的西瓜,分享着清甜的果实。秋天时,他们又会上树摘取树上的苹果和梨子,尽管这些行为并未造成太大的损失,但郭伟民的小错不断,却让村里人摇头叹息。

郭伟民的父母对他的行为深感无奈。他们有两个更小的儿子需要照顾,实在无法全心全意地管教郭伟民。于是,郭伟民就像一只“放羊”的孩子,自由自在地在村子里游荡。然而,邻居和大队的干部们却多次找到他的父母,提醒他们这孩子的行为需要得到及时纠正。他们担心,如果继续放任郭伟民跟着坏孩子混,他长大后可能会成为村里的一个问题人物。

因为郭伟民这个儿子,他的父母没少向邻居道歉。每当郭伟民闯了祸,他们总是需要替他收拾烂摊子,向人道歉、赔钱,为他“擦屁股”。这样的生活让郭伟民的父母倍感压力,他们深知自己的孩子需要改变,但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。

转眼间,来到了1980年的秋天,那是一个金色的季节,落叶纷飞,丰收在望。在这个季节里,部队征兵的消息也传遍了村子。郭伟民的父母听闻这个消息后,心里不禁涌起了一股期待。

村里的人们常说,部队是个好地方,能锻炼人,能让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变得懂事听话。郭伟民虽然年纪还小,但他在村里的名声却不太好,总是因为一些小事与人起争执,让父母操碎了心。于是,郭伟民的父母决定,无论如何也要让儿子去当兵,希望能让他在部队里受到教育。

为了能让郭伟民顺利入伍,郭伟民的父母特意去镇上买了三尺布和一包点心,作为礼物找到了村长。他们诚恳地请求村长帮忙,向公社武装部推荐郭伟民,让他有机会去当兵。村长也担心郭伟民在村里继续惹事生非,到时候他这个村长也脱不了干系。

于是,村长决定亲自出马,带着郭伟民前往公社。在前往公社的路上,村长向郭伟民讲述了当兵的好处,希望他能在部队里好好表现,改掉那些不好的习惯。郭伟民虽然平时有些散漫,但他心里也明白好坏之分。而且,他从小就对军人充满了向往,觉得当兵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。

因此,当村长提出要带他去当兵时,郭伟民没有丝毫犹豫,立刻答应了下来。他跟着村长来到了公社。

为了确保能够顺利入伍,郭伟民早早地开始了各项准备。他坚持锻炼身体,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,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达到最佳状态。在体检环节,他接受了各项检查,全部合格,并顺利录取。

当得知自己录取时,郭伟民激动得几乎无法用言语来表达。他感到自己仿佛在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,开始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。回到家后,他破天荒地主动跟着父亲下地干活,帮忙收割庄稼、搬运农具,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家人的养育之恩。

然而,离家的日子终究还是到来了。郭伟民和县里其他580名新兵一起踏上了前往部队的征程。他们分别前往不同方向的部队,开始了全新的军旅生涯。而郭伟民则被分配到了位于北京城郊的一个研究所勤务连。在那里,他成为了一名警卫排的战士,肩负起保卫研究所安全的重要职责。

新兵训练原本设定的是三个月的时间,但郭伟民所在的这一批新兵由于特殊情况,需要在春节前完成全部的集训任务。因此,原本三个月的训练周期被压缩到了两个半月。

在部队的日子里,郭伟民每天都需要进行站岗、训练和出公差等任务。刚开始的时候,他对部队的生活充满了新鲜感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新鲜感逐渐消退,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焦虑。他开始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愿意在部队待上几年,他觉得当兵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自由。

于是,郭伟民开始寻找机会溜出去玩。他会在休息的时候,趁人不注意偷偷地溜出营区,去附近的城镇逛逛。

在1981年7月的一个普通日子里,郭伟民结束了他在营区外的活动,悄悄翻越了墙头,想趁人不注意回到营区。然而,不幸的是,他刚好被正在巡逻的警卫班副班长汪大亮撞见。汪大亮立刻上前,严肃地批评郭伟民未经请假就擅自外出。

郭伟民虽然平时对警卫班的班长颇为尊重,但对副班长汪大亮却不太在意,有时甚至在背后讲他的怪话。此刻,面对副班长的批评,他感到自己没了面子。于是,就仗着自己身材高大,他露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,不等副班长的话说完,就转身想要离开。

汪大亮是个直性子的人,看到郭伟民这种态度,他忍不住伸手去拉郭伟民的胳膊。然而,郭伟民却反手就是一拳,打在了副班长的身上。这一下,两人的情绪都被点燃了,瞬间便扭打在一起,场面一度十分混乱。

事后,连长严肃地批评了汪大亮,认为他在处理问题时过于冲动,没有掌握好分寸。汪大亮因此被停职,要求在屋里写检查,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。

而郭伟民被连长决定关禁闭。禁闭室就设在岗亭旁边的一间空屋子里,环境十分简陋。连长要求郭伟民在禁闭期间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,查找思想深处的问题,并下定决心痛改前非。

说实话,郭伟民在事后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后悔。副班长不仅是他的战友,更是与他同住一个屋子的伙伴,平日里对他关怀备至。今天副班长对他的批评,也是为自己好。郭伟民原本应该虚心接受,然而,当时他却因一时冲动,竟然动起了手。

由于这次冲突,郭伟民被关进了禁闭室。他躺在床上,开始写检查。然而,刚写了两句,他便觉得心里憋闷不已,想要出门透透气。但他知道,要想离开禁闭室,必须得到连首长的批准。于是,他走到门口,隔着木门向值勤的战友说明了自己的情况。

他告诉战友,自己突然感到肚子不舒服,拉肚子很严重。由于禁闭室的空间有限,如果真的在屋里解决,那简直是无法忍受的。他恳请战友能够通融一下,让他去外面的厕所解决一下。

值勤的战友是个心地善良的人,他听了郭伟民的请求后,便打开了禁闭室的门。他指了指房后的山坡,示意郭伟民可以去那里解决。郭伟民感激地点了点头,然后走出了禁闭室。

郭伟民身手敏捷,一溜烟儿跑上了上坡。山坡上有棵大树,那棵树枝繁叶茂,郁郁葱葱。到达树下后,却发现树上有一个小小鸟窝。他心生好奇,决定上去看一看。

郭伟民身手矫健,哧溜哧溜地几下就爬到了树上。当他即将伸手触摸鸟窝时,突然,一束极明亮的光束从对面山坡上照射过来,直射入他的眼睛,他瞬间愣住了。

他意识到对面位置比他们这边高,平时根本没人去那个地方。这让他心中生疑,因为研究所是一个高度保密的单位。郭伟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研究所最近开展的保密防奸教育。他突然想到是不是有间谍?

想到这里,郭伟民迅速从树上溜下来,决定前往对面山坡一探究竟。他跑着跑着,突然意识到不能这么直接过去,否则会惊动对方。于是,他顺手拣起一根木棍,凭借着对周围山林的熟悉,迅速绕道跑到了刚才出现亮光的地方。

果然,到达地方之后,郭伟民发现在远处的山坡之上,一棵参天大树的浓荫旁边,一个身影显得有些异常。那是一个背着厚重背包的中年外国人,他手持一台专业的照相机,不时地朝着一个方向偷拍。郭伟民立刻警觉起来,因为他清楚地知道,那个方向正是研究所的野外研究区,那里汇聚了研究所多年的科研成果,有许多大型试验设备。

此刻,那片区域还活跃着不少科研人员,他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进行各种试验。郭伟民明白,这个外国人极有可能是间谍,他不能坐视不管。

郭伟民身材魁梧,力量过人,他毫不犹豫地行动起来。他悄无声息地靠近那个外国人,然后一个箭步冲了过去。他瞄准对方的后背,用尽全力猛踹一脚。外国人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一个踉跄,摔倒在地。

他挣扎着爬起身来,显然被激怒了。他从腰间抽出一把刀,挥舞着向郭伟民扑来。郭伟民早有准备,他灵活地躲过对方的攻击,然后顺势一棍打向对方的手腕。只听一声脆响,刀子应声落地。

郭伟民趁势而上,三两下就将对方制服在地。他迅速从腰间解下皮带,将对方的手脚牢牢捆住。整个过程干净利落,没有给对方任何反抗的机会。

郭伟民立刻将他带到大门岗进行看管。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,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了这件事。不久,保卫科的同志们迅速赶到现场,他们对这名外国人进行了严格的搜查。经过仔细检查,发现他的照相机和背包里藏有十多个已经使用过的胶卷。这些胶卷的存在引起了保卫科同志们的高度警觉,他们立即将情况上报给了地方国安部门。

国安部门的同志们迅速介入调查,经过专业的技术分析,发现这些胶卷中竟然记录了400多张包括研究所在内的军队和地方重要目标的照片。这些照片涉及我国机密信息,一旦泄露将给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。

在审讯过程中,这名外国人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。他自称是某国的间谍,利用在华科技公司员工的身份,长期潜伏在我国境内,四处搜集情报。他这次潜入研究所附近,就是为了偷拍机密照片并传回国内。

这下郭伟民立下了大功,鉴于郭伟民在案件中的出色表现,总部还直接将他提升为研究所保卫科的干事。1982年,郭伟民还得到了保送上军校的机会。他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,毕业后便一直在研究所保卫科工作。经历了间谍案件之后,郭伟民仿佛脱胎换骨,变得成熟稳重。他对待工作更加认真负责。而且和身边的人关系也越来越好。

1984年,郭伟民被任命为勤务连的副连长,之后又晋升为连长。他在部队中的表现一直非常出色,调回机关后继续担任保卫科的干事、副科长和科长等职务。他在部队一共工作了23年,最终以副团职的身份转业。回忆起这段经历,郭伟民感慨地说:“部队真的能锻炼人、改造人,我自己就是最直接的例子!”他深知是部队的培养让他从一个稚嫩的青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,这也让他对部队充满了感激之情。



Powered by ayx官方入口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TOP